
住房是每個人的權利,亞洲人平等會與各族裔人士常在有關議題上發聲
今年2月發生在華埠公寓的李尤娜命案,對李尤娜的家人是難以名狀的悲劇。它也給社區其他人,包括居住在同一幢公寓裡的90歲老奶奶和她11歲的孫子帶來痛苦。案發後老婦一家不得不搬出他們居住了20年的公寓,臨時住到附近一家旅館,擔憂可能再也找不到住得起的房屋。所幸亞洲人平等會伸出援手,把一家人安排到我們位於華埠的平價公寓,同時替他們申請了補充營養援助計劃,並幫助他們獲得所需的財務支持。老奶奶的兒子最近告訴我們:「我連想都不敢想竟然可以得到協助並有途徑住進平價房屋。現在我只盼女兒輩興旺發達,過得比我好,願他們平安、健康。」
過去50年來,亞洲人平等會都是在社區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無論是提供可負擔房屋、協助小商業生存(僅疫情期間就提供了600萬元貸款和補助),還是確保紐約的移民獲得必需的房屋和社會服務(每年處理7000個案例),我們都在踐行著為
弱勢社區謀福祉的承諾。而很多居無定所的家庭現在需要的正是過渡性房屋,它不只意味著安全而有保障的居所,也意味著以全方位的服務,助其重新立足。過去數周我們推介的『玉蘭花園』,就是亞平會與都市資源機構(URI)在法拉盛合作建設的這類過渡性房屋。
『玉蘭花園』將為解決紐約市的房屋危機出力,一解法拉盛和鄰近社區有需要的家庭和兒童的燃眉之急。亞平會之所以決定承擔這一項目,是因為雖然亞裔社區需求甚殷(紐約市約每四個亞裔就有一人生活在貧窮線下),但市內收容系統卻嚴重忽視亞裔家庭。故此我們在共同合作開發『玉蘭花園』之外,還與URI一道建立創新的房屋服務與機構共同合作的模式,即由社區服務團體及合作夥伴提供配合亞裔語言與文化的服務,支持那些向來被漠視的家庭與兒童(包括亞太裔)。
這一合作模式將由法拉盛的社會服務機構和為家庭轉介過渡性房屋的社區機構攜手,幫助申請者透過市遊民服務局的遊民中心獲得過渡性房屋,並提供他們移民服務,包括移民諮詢、英文班,作為在『玉蘭花園』由URI提供的系列服務的補充。亞平會將新雇兩名職員,專責多語言的社區外展和教育、協調,以及協助家庭掌握申請過渡性房屋的流程與進度。我們還將提供交通服務給需要到布朗士遊民所中心(PATH)遞交申請資料的亞裔民眾,與他們一起完成申請流程。
社服機構對於幫助家庭獲得穩定的過渡性房屋和永久性房屋的重要性,越來越獲得認可。市長亞當斯上個月在他公布的房屋計劃中,就強調將為那些最需要的民眾增加房屋導引的服務。

亞洲人平等會位於華埠的辦公室常常有人群排隊接受各類服務
這樣的服務對亞平會或URI來說並不是新聞。我們的房屋服務與機構共同合作模式行之有年。僅在去年,我們的職員就經手了450個租客案,在曼哈頓和皇后區協助租客免於被逼遷。每年我們都向住戶提供協助,讓耆老獲得住房補助,獲得緊急租屋協助,以及申請到可負擔房屋。
亞平會也把對法拉盛的深入了解帶到這一合作模式中。我們在26年前就在法拉盛開辦了辦公室提供居者有其屋教育與輔導。亞平會開發了「法拉盛一號」的231個平價出租單元,為皇后區數以百計的家庭創造安樂窩,還幫助引領草根組織和小商家規劃項目,我們創立的青少年項目為法拉盛數以百計的高中生提供了升大學、職業發展和培養領導才能的機會。
這些寶貴經驗將不僅會運用到『玉蘭花園』,也會運用到我們的合作模式上。亞平會和URI將推動外展計劃,讓社區了解『玉蘭花園』;URI也保證將優先從法拉盛和第七社區委員會轄區聘雇精通多語言、多文化的職員。亞平會與合作機構也將關注『玉蘭花園』住戶的福祉,直到他們搬進永久性的廉宜房屋。這些家庭在完成過渡的至少一年內,仍將透過案例管理的方式獲得我們的支持,以確保他們在住屋和財務上的穩定。
獲得全方位穩定性服務的過渡性房屋,將創造一個通往永久性房屋的途徑,這樣的房屋目前在我們的社區並不存在。正如前文提及的華埠的父親所言,他只盼望他的女兒輩興旺發達,過更好的生活。可憐天下父母心。『玉蘭花園』將為法拉盛和皇后區的許多家庭提供機會。我們的房屋服務與機構共同合作模式將幫助確保這些家庭和兒童有途徑獲得這一必不可少的資源。